1、物理形態(tài)不同:無形資產不具有物理形態(tài)。固定資產具有實物形態(tài);
2、會計方法不同:無形資產有使用壽命的,采用直線攤銷法攤銷。無使用壽命的,每期末進行減值試驗,不攤銷,攤銷和減值試驗方法相互排斥。固定資產是在估計凈殘值后,根據年限采用直線法提取折舊,同時進行減值測試。對于符合計提減值準備的固定資產,折舊應在提取減值準備后重新計算。同時進行折舊和減值測試;
3、稅務處理方式不同:無形資產稅法要求10年前攤銷所得稅。根據資產類別規(guī)定的年限,固定資產稅法要求提取折舊。
以上就是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區(qū)別相關內容。
什么是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無實物形式的可識別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無形資產包括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權利或技術。但是,無形資產通常被會計狹義地理解,即專利權和商標權被稱為無形資產。
作為無形資產的成本,無形資產通常是根據實際成本來衡量的,即獲得無形資產并使其達到預約目的所有支出。對不同來源獲得的無形資產,其初始成本構成也有所不同。自主開發(fā)的無形資產的成本包括從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到達到預約用途的總支出,但不再調整以前的成本支出。
什么是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是指企業(yè)持有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機械、機械、運輸工具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設備、工具,持有12個月以上的生產、服務、租賃或經營管理。固定資產不僅是企業(yè)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yè)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角度看,固定資產一般分為生產固定資產、非生產固定資產、租賃固定資產、不使用固定資產、不使用固定資產、金融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本文主要寫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區(qū)別有關知識點,內容僅作參考。